伊万黯然下课无人送,国足新帅三选一:无履历教头临危受命引争议

  • 2025-06-27
  • 1

伊万下课:兵败世预赛成导火索,执教遗产遭全盘否定

随着中国男足提前无缘 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四阶段附加赛,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命运在 6 月 13 日尘埃落定 —— 中国足协按合同单方终止与其合作,且无需支付赔偿金。这位塞尔维亚教头在执教的 16 个月里带队 13 场正式比赛仅取得 3 胜 2 平 8 负的惨淡战绩,胜率不足 23%,成为国足历史上胜率最低的主帅之一。其坚持的菱形中场单后腰体系被批 "陈旧到与现代足球脱节",面对日本、沙特等强队时中场完全失控,防守漏洞频现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伊万离任时连足协官员和球员都未现身送行,深夜悄然离境的画面,折射出其与管理层及球队的割裂。

DB旗舰官网

新帅三选一:久尔杰维奇意外胜出,郑智邵佳一落选

在伊万下课的连锁反应中,国足新帅人选经历了戏剧性转折。最初被广泛看好的郑智、邵佳一、陈涛三位本土教练最终全部落选,反而是此前被视为 "过渡选项" 的塞尔维亚人久尔杰维奇在 6 月 17 日晚突然被官宣为临时主帅。这位 58 岁的教头虽有 U20 国青队和亚运队执教经历(曾率队在渭南四国赛击败韩国夺冠),但成年国家队履历为零,且在 U20 亚洲杯 1/4 决赛中因换人迟缓导致球队被沙特绝杀,暴露出临场指挥短板。其胜出的关键在于足协 "以青训为核心" 的战略考量 —— 久尔杰维奇培养的王钰栋、刘诚宇等新星已在国家队崭露头角,足协希望通过东亚杯完成新老交替。

伊万黯然下课无人送,国足新帅三选一:无履历教头临危受命引争议

争议焦点:无履历教头能否破局?

久尔杰维奇的任命引发舆论两极分化。支持者认为其 "高位逼抢 + 快速转换" 的战术风格与伊万的保守体系形成鲜明对比,且熟悉国青球员特点,能缩短磨合期。但反对声浪更为激烈:媒体人袁甲直指其 "何德何能担此重任",指出其执教生涯辗转多队且成绩平庸,在亚运会期间甚至被孟加拉国逼平,战术思路模糊;韩国媒体《OSEN》则讽刺 "让 U20 亚洲杯出局的教练执教成年队,中国足球已病入膏肓"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久尔杰维奇与前任扬科维奇同属塞尔维亚教练派系,而扬科维奇此前执教国足已被证明失败,此次任命被质疑 "换汤不换药"。

深层困境:选帅背后的系统性危机

此次换帅暴露出中国足球的结构性矛盾。足协在选帅标准上摇摆不定 —— 既提出 "大赛经验丰富、创新精神" 的要求,最终却选择履历单薄的久尔杰维奇;既强调 "年轻化" 战略,又未给予新帅足够的试错空间(仅带队至东亚杯)。这种矛盾折射出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 "急功近利" 心态:既想通过短期成绩止血,又缺乏青训体系建设的耐心。正如《体坛周报》所言:"换帅只是翻页,真正的重启需要改对一套系统。"

东亚杯大考:7 月三场硬仗定去留

久尔杰维奇的执教首秀将在 7 月 7 日打响,国足将先后对阵韩国、日本和中国香港。尽管足协将目标定为 "锻炼新人",但外界对其战术执行能力存疑:他在 U20 亚洲杯期间被批评 "过度依赖技术配合导致防线失位",且定位球防守漏洞明显。若未能在对阵日韩时展现战术新意,等待他的或许只是另一场 "临时过渡" 的结局。中国足球的困局,远非一次换帅所能破解。